Navigation menu

新闻中心

“我还以为是中国警察呢!”新加坡银行前员工

近日(10月14日),大华银行前员工曹某被法院定罪。他帮助“治安公安”检查1100名客户的银行账户,被骗10万新元。问题是,为什么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银行员工会这么轻易相信“假警察”呢?银行职员落入“假警察”的圈套。 CAO是中国公民,拥有新加坡永久居民身份。事件发生时,他是大华银行贷款部门的初级员工,可以访问客户数据库。法庭文件显示,2021年3月,曹某接到了两个自称是项英东和卢队长的人的联系方式。对方自称是中国公安人员,请求其协助调查。同意曹以“志愿者”的身份帮助所谓的“中国警察”。他用公司的笔记本电脑登录银行的数据库,搜索常见的中国姓氏,输入账号确认他是否是中国客户,然后将他的姓名、身份证号码、银行余额和电话号码排列在Excel电子表格中。千余名客户信息已发布。根据检察官的说法,CAO会一次检查大约50至100名顾客的信息,将Excel电子表格拍照并通过WhatsApp发送给卢队长,然后删除照片。调查发现,2021年4月6日至22日期间,曹某未经许可查看了3300余名客户的信息,并提供了1000余名客户的个人信息进行诈骗。泄露的信息包括客户姓名、国籍、账号、地址、身份证号、银行余额等敏感信息。他也是受害者,损失了10万新元。 CAO 根据《计算机滥用法》总共面临 14 项指控,根据《银行法》面临 13 项指控。他否认所有指控,并辩称他是被骗了,居然以为对方是中国警察。法庭上透露,曹某在与“假警察”合作期间,从另一方挪用了10万新元。他看到一篇类似骗局的文章后,向上海警方报案调查。 2021年4月22日,曹某意识到自己被骗,立即报警。但为时已晚。他因泄露客户信息而面临刑事指控,并将于同一天受到指控。法官:他明知道这是违法的,但还是这么做了。地方法官没有接受这一辩护。他说,曹受过高等教育,并在银行接受过内部培训。他知道客户信息是高度机密的,从系统中获取客户信息违反了银行政策。调查指出,曹某向“公安”发送短信时,形容自己的行为相当于“泄露”客户信息,承认这样做后感到害怕发生了不好的事情,担心如果暴露了就无法继续工作。这说明他知道自己的行为是错误的。法官批评曹未核实对方身份“非常不合理”,并强调他可以自己联系上海警方核实,而且很容易做到。与曹一起去另一方工作,是因为担心所谓的“调查”,害怕失去工作回国。然而,他知道自己的行为是违法的,但他还是这么做了。 12月事件发生后,曹被银行解雇,并被大华银行解雇。此案将于12月22日再次举行听证会,届时法庭将听取认罪和量刑。银行员工为何上当受骗?有人质疑诈骗背后的“合理性”: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银行员工怎么可能轻易相信“假警察”?有网友认为此人天生愚蠢。但事实上,这个骗局我们利用了现实的政策背景——中国有权干预本国公民的海外账户。根据中国法律,个人纳税居民必须就其全球收入在中国申报纳税。为了有效实施该法,中国参与了共同报告标准(CRS)。 CRS是一种税务信息自动国际交换机制。例如,如果中国税务居民在另一个CRS参与国(如新加坡)的金融机构持有账户,该金融机构有义务向该国税务机关报告您的账户信息(如余额、利息、股息等),而该国税务机关会自动定期与中国税务机关交换这些信息。此外,中国控制跨境资本流动。尽管个人无需事先获得批准即可在 anot 开设账户她的班宁,还有后续备案要求。根据《个人外汇管理办法》及其实施细则的相关精神,境内个人境外开立后,有规定要求通过境内银行向外汇局备案。这意味着中国税务机关有权通过正规渠道获取本国公民的境外账户信息。这给骗子的言辞披上了“合理”的外衣,尤其是如果他们选择像CAO这样的华人新移民作为诈骗目标,更容易落入陷阱。相比之下,新加坡人可能对“中国公安调查”持怀疑态度。高明的骗局往往隐藏在骗子的“外衣”之下,未来我们将持续关注大华银行如何处理泄露的客户信息。 《新加坡之眼》也在此提醒大家注意账户安全。亚历克斯丨编辑Cy丨编辑及审稿人新加坡法院丨来源:大华银行、Reddit丨图片来源免责声明:1、本公众号上所有标注“原创”的作品版权均归Kannanyang和新加坡之眼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应注明:“文章来源:新加坡之眼”。 2、本公众号内所有标注文章类型“转载”或“编译”的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或编译。目的是传达更重要的信息。这并不意味着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并对其真实性负责。特别声明:上述内容(如有,包括照片或视频)由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注:以上内容(包括图片和视频)由社交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ORM并只提供信息存储服务。